Maybeshewill的專輯I Was Here For A Moment, Then I Was Gone

I Was Here For A Moment, Then I Was Gone

Maybeshewill2011年5月30日 10 首歌

I Was Here For A Moment, Then I Was Gone

是继专辑《I Was Here For a Moment, Then I Was Gone》英国后摇 Maybeshewill之前的2011 – Critical Distance专辑,在我看来其实他们出的这么多的曲子,也就I’m In Awe, Amadeus! (Acoustic Version)感觉百听不厌,曲子完全来自女友的介绍,在网上挖了一下介绍还是少,但普遍评价不错,借此发布出来,关于专辑介绍非常少,以下是关于乐队的信息! Maybeshewill由两个吉他手John Helps 和Robin Southby组建,音乐元素取样上偏向金属,重型节奏的riff 和切换,伴随着穿插其间的漂亮的桥段,让听者的听觉在极重和极柔之间的落差中,得到感官上完美的体验。   Maybeshewill算不得爆炸系后摇,更算不得温柔唯美系,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关心过风格,你可以说Maybeshewill是一支后摇乐队,甚者有人更将其细分到Post-Metal。但风格对他们来说只是纯粹的标签,他们不可能给自己任何定义,他们只是在做着自己喜欢的旋律、音色和声音,他们只是走在一条风景繁华盛开的田间,偶尔发现了漂亮的花朵,采撷一支为自己妆点一番,然而,个性总是在举手投足间自然焕发的,Maybeshewill的音乐个性就在他们的随意采撷中不断锤炼锻造而成。   从2006年的“Japanese Spy Transcript”到2008年的“Not For Want Of Trying”,再到2009年的“Sing The World Hope In Four-Part Harmony”,力道厚重,大气磅礴的音乐气场成为了他们音乐特质里的标杆,不断切换的简短漂亮的Solo Riff 和如同重拳般的节奏,形成了他们音乐里最完美的感官落差。张弛有度,对音乐的情绪把握得游刃有余。   几经兴衰的后摇滚(Post-Rock)发展到今天,颠覆性和包容性是其前进的动力。Maybe she will对传统后摇滚冗长篇幅的放弃和对电子元素的拿捏虽非首创但也绝对具有艺术革新性。同时作为纯器乐乐队,其天生就有缺少主唱的短板,因此没有人声的音乐往往在旋律上下大功夫,善于渲染气氛培养感情,很容易给个人思绪提供翻腾的空间。但乐队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把电影和电视对白的采样发挥到了极致,用一种独特的人声运用方式赋予音乐极强的画面感,以此来突出乐曲的主题并宣扬其社会和政治主张。
有關I Was Here For A Moment, Then I Was Gone :

立即透過JOOX收聽 I Was Here For A Moment, Then I Was Gone (Ft. Maybeshewill) !I Was Here For A Moment, Then I Was Gone 在 上架,由 Maybeshewill 合作推出,很快就引起了粉絲們的注意! I Was Here For A Moment, Then I Was Gone由10首歌曲組成,MV深受大家的喜愛!隨即下載 JOOX App,在線收聽 I Was Here For A Moment, Then I Was Gone 中的歌曲吧!

default playlist img
Fair Youth (2024 Mix)2024年5月3日
default playlist img
No Feeling Is Final2021年11月19日
default playlist img
Zarah2021年10月26日
default playlist img
Fair Youth2015年2月24日
default playlist img
Fair Youth2015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