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nie McGhee & Sonny Terry

4 粉絲

布朗尼·麥吉1996年的逝世是藍調界的巨大損失。這位半隱退的吉他手雖深受胃癌折磨,卻仍是全球最傑出的皮德蒙特風格藍調大師。他因個人及與長期搭檔——盲人口琴手索尼·特里——的豐沛藝術成就而備受推崇。兩人以原聲民謠藍調形式合作數十年,為世界各地的樂迷演繹《John Henry》《Pick a Bale of Cotton》等經典曲目。但麥吉的才華遠不止於此。戰後初期,他在紐約音樂圈錄製電聲藍調與節奏藍調作品,1948年更憑藉薩伏伊唱片推出的《My Fault》斬獲節奏藍調熱門單曲(次中音薩克斯由哈爾·"玉米麪包"·辛格在這張78轉唱片中演繹)。沃爾特·布朗·麥吉成長於田納西州金斯波特。四歲罹患小兒麻痹症導致嚴重跛足,卻也讓他有更多時間在家練習從父親達夫·麥吉處習得的吉他技巧。弟弟格蘭維爾·麥吉同樣才華橫溢,後來以歡快的《Drinkin' Wine Spo-Dee-O-Dee》大獲成功。格蘭維爾因用木棍推車幫助殘疾兄長移動而獲得"斯迪克"綽號。1937年"一角錢運動"資助的手術恢復了麥吉大部分行動能力。康復後他立即啓程,在東南部各地巡演。1940年他結識了搓板樂手喬治·"公牛城紅"·華盛頓,後者引薦其結識星探J.B.朗。同年,朗為其爭取到OKeh/哥倫比亞唱片合約,首場錄音在芝加哥進行,兩天內完成十二首作品。隨着朗旗下主力藝人盲童富勒1941年離世,OKeh以"盲童富勒第二"名義發行了麥吉早期作品。不久後麥吉錄製了感人至深的致敬曲《Death of Blind Boy Fuller》。同年第三次OKeh錄音中,他與口琴手特里首次合作完成《Workingman's Blues》。1942年二人定居紐約,迅速融入蓬勃發展的民謠音樂圈,與伍迪·格思裏、皮特·西格、鉛肚皮等音樂人合作。二戰後,麥吉進入創作高峰期,與特里合作或單獨為多家節奏藍調廠牌錄音:薩伏伊(1948年《Robbie Doby Boogie》、1949年《New Baseball Boogie》)、Alert、London、Derby、Sittin' in With及其1952年子公司Jax、Jackson、鮑比·羅賓遜的Red Robin(1953年)、Dot、Harlem等。五十年代末,他與特里轉向民謠領域。1958年為薩伏伊錄製的《Living with the Blues》彰顯超前意識,羅伊·蓋恩斯和卡爾·林奇的強力主奏吉他完全跳脱傳統民謠框架。作為五十年代首批赴歐巡演的藍調藝人,麥吉與特里後續頻繁進行海外演出。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為Folkways、Choice、World Pacific、Bluesville、Fantasy等廠牌灌錄的專輯始終保持着皮德蒙特風格的原聲二重奏魅力(儘管漸趨模式化)。麥吉的藝術造詣不限於音樂舞台:1955年他參演田納西·威廉斯話劇《熱鐵皮屋頂上的貓》並駐演百老匯三年,後又在蘭斯頓·休斯的《天堂簡史》中亮相。其莊重氣質亦為電影《天使心》《巴克與傳教士》及電視劇《親情紐帶》增色。兩人合作關係於七十年代中期破裂,後期甚至拒絕同台(特里與其他吉他手合作後,麥吉才單獨演出),更遑論交流。1995年芝加哥藍調音樂節的演出成為麥吉最後公開表演之一:嗓音雖稍遜往昔卻依舊動人,飽滿的原聲吉他在寒夜中劃出清冽音色。這樣的傳奇人物將永不復現。

查閱更多

Brownie McGhee & Sonny Terry :

布朗尼·麥吉1996年的逝世是藍調界的巨大損失。這位半隱退的吉他手雖深受胃癌折磨,卻仍是全球最傑出的皮德蒙特風格藍調大師。他因個人及與長期搭檔——盲人口琴手索尼·特里——的豐沛藝術成就而備受推崇。兩人以原聲民謠藍調形式合作數十年,為世界各地的樂迷演繹《John Henry》《Pick a Bale of Cotton》等經典曲目。但麥吉的才華遠不止於此。戰後初期,他在紐約音樂圈錄製電聲藍調與節奏藍調作品,1948年更憑藉薩伏伊唱片推出的《My Fault》斬獲節奏藍調熱門單曲(次中音薩克斯由哈爾·"玉米麪包"·辛格在這張78轉唱片中演繹)。沃爾特·布朗·麥吉成長於田納西州金斯波特。四歲罹患小兒麻痹症導致嚴重跛足,卻也讓他有更多時間在家練習從父親達夫·麥吉處習得的吉他技巧。弟弟格蘭維爾·麥吉同樣才華橫溢,後來以歡快的《Drinkin' Wine Spo-Dee-O-Dee》大獲成功。格蘭維爾因用木棍推車幫助殘疾兄長移動而獲得"斯迪克"綽號。1937年"一角錢運動"資助的手術恢復了麥吉大部分行動能力。康復後他立即啓程,在東南部各地巡演。1940年他結識了搓板樂手喬治·"公牛城紅"·華盛頓,後者引薦其結識星探J.B.朗。同年,朗為其爭取到OKeh/哥倫比亞唱片合約,首場錄音在芝加哥進行,兩天內完成十二首作品。隨着朗旗下主力藝人盲童富勒1941年離世,OKeh以"盲童富勒第二"名義發行了麥吉早期作品。不久後麥吉錄製了感人至深的致敬曲《Death of Blind Boy Fuller》。同年第三次OKeh錄音中,他與口琴手特里首次合作完成《Workingman's Blues》。1942年二人定居紐約,迅速融入蓬勃發展的民謠音樂圈,與伍迪·格思裏、皮特·西格、鉛肚皮等音樂人合作。二戰後,麥吉進入創作高峰期,與特里合作或單獨為多家節奏藍調廠牌錄音:薩伏伊(1948年《Robbie Doby Boogie》、1949年《New Baseball Boogie》)、Alert、London、Derby、Sittin' in With及其1952年子公司Jax、Jackson、鮑比·羅賓遜的Red Robin(1953年)、Dot、Harlem等。五十年代末,他與特里轉向民謠領域。1958年為薩伏伊錄製的《Living with the Blues》彰顯超前意識,羅伊·蓋恩斯和卡爾·林奇的強力主奏吉他完全跳脱傳統民謠框架。作為五十年代首批赴歐巡演的藍調藝人,麥吉與特里後續頻繁進行海外演出。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為Folkways、Choice、World Pacific、Bluesville、Fantasy等廠牌灌錄的專輯始終保持着皮德蒙特風格的原聲二重奏魅力(儘管漸趨模式化)。麥吉的藝術造詣不限於音樂舞台:1955年他參演田納西·威廉斯話劇《熱鐵皮屋頂上的貓》並駐演百老匯三年,後又在蘭斯頓·休斯的《天堂簡史》中亮相。其莊重氣質亦為電影《天使心》《巴克與傳教士》及電視劇《親情紐帶》增色。兩人合作關係於七十年代中期破裂,後期甚至拒絕同台(特里與其他吉他手合作後,麥吉才單獨演出),更遑論交流。1995年芝加哥藍調音樂節的演出成為麥吉最後公開表演之一:嗓音雖稍遜往昔卻依舊動人,飽滿的原聲吉他在寒夜中劃出清冽音色。這樣的傳奇人物將永不復現。

隨時上JOOX欣賞 Brownie McGhee & Sonny Terry 的歌曲!每當說到一位擁有出色歌曲和專輯的歌手時,我們一定會想到擁有 4 粉絲的Brownie McGhee & Sonny Terry。如果你也正在尋找 Brownie McGhee & Sonny Terry 的歌曲,那就太好了!JOOX將會為你提供 Brownie McGhee & Sonny Terry 的MV和歌曲合輯,你必會喜歡這些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