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e Kermes的專輯Simone Kermes: Bel Canto

Simone Kermes: Bel Canto

Simone Kermes2013年10月21日 12 首歌

Simone Kermes: Bel Canto

來自德國的女高音歌唱家西蒙娜·柯爾姆斯最新專輯的名稱爲“意式美聲”——但並不意味着這位“巴洛克歌后”忽然轉變了演唱風格——她爲這一名詞提供了自己的解讀:沒有巴洛克音樂傳統的美聲唱法是令人不可想象的。“憑藉以往對於巴洛克音樂的經驗,我對於美聲唱法的研究有着特別的興趣,也希望從巴洛克音樂的角度,爲這些獨一無二的作品找到新的詮釋。” 西蒙娜對於意式美聲女高音歌劇曲目有着濃厚的興趣:貝里尼《諾瑪》中女主角著名的禱告唱段《女神》、多尼采蒂《夏摩尼的琳達》中的《這心靈的光芒》、羅尼西《賽密拉米德》中的《甜蜜的思緒》,最後一首歌曲則是她在萊比錫音樂學院的考試曲目。專輯還收錄了一系列鮮爲前人所表演的意外之曲,如梅爾卡丹特革命性的歌劇作品《弗吉尼亞》、羅西尼系列歌劇《穆罕穆德二世》、多尼采蒂由歌德作品得來靈感的《貝蒂》、貝里尼首部舞臺作品《阿代爾鬆和薩爾維娜》、以及兩部爲威爾第作品:根據作家席勒同名作品改編的《強盜》、記錄歷史上匈奴人領袖的《匈奴王》。西蒙娜·柯爾姆斯發現,美聲卡巴列達與巴洛克返始詠歎調其實有着相通之處,並用這種音樂解讀吊足了聽衆們的胃口,“以巴洛克式的技巧即興演唱詠歎調的開頭重複段落”變成一種有趣的挑戰。 西蒙娜認爲,莫扎特歌劇《魔笛》中的《夜後》詠歎調是連接巴洛克唱法與美聲唱法的橋樑。“在這首歌曲中,感情豐富的復仇詠歎調充滿巴洛克式的風情;但同時,炫技、巧妙的花腔女高音技巧又明顯地顯現了美聲唱法的方向。” 爲西蒙娜·柯爾姆斯伴奏的是克里斯托弗·M·穆勒指揮的德國科隆古樂合奏團。相反地,專輯的最後一首蒙特威爾第的抒情牧歌《如此甜蜜的煎熬》則是由魯特琴獨奏完成。這位早期巴洛克作曲家又與意式美聲有何關係呢?“一切早已形成——戲劇衝突、表現張力。”西蒙娜·柯爾姆斯寫到:“雖然創作於近400年前,這部作品在現代看來卻毫不過時。”這首歌同樣闡明瞭她專輯的副標題:從蒙特威爾第到威爾第,應有盡有。
有關Simone Kermes: Bel Canto :

Simone Kermes: Bel Canto 是一張由 Simone Kermes 在 Simone Kermes: Bel Canto 中展現了他們最好的聲音,這張專輯對歌迷來說無疑是一種享受。立即下載JOOX App,隨時在線收聽Simone Kermes: Bel Canto 中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