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OX專訪】八月底終於達成紅館夢  方皓玟:「我的音樂事業就是一個失而復得的過程」

【JOOX專訪】八月底終於達成紅館夢 方皓玟:「我的音樂事業就是一個失而復得的過程」

方皓玟(小明)原定於去年4月舉辦她首場紅館演唱會,可惜「世界原來不像你預期」,湊巧碰上疫情和限聚令,最後演唱會只能一再延期。幸好隨著疫情好轉,小明終於可以在8月達成她的紅館夢。經歷了多次期待與落空,她的演唱會主題亦由本來「Spring of Hope」,搖身一變成為了「Lost N Found」。JOOX今次特別專訪了方皓玟,了解一下她這次在籌備演唱會時的感受和故事。

編:首次在紅館開個唱,但最後一再延期,你有什麼感想?

方:其實首次取得的紅館檔期是2019年11月,如今已是第二次改期。我當然會為此而感到有點失望,但因為我知道製作團隊一直很努力向目標前進,所以也未至於氣餒。樂觀一點來說,我們也因此而取得更多時間去構思細節,這也算是一件好事情。

編:為什麼演唱會主題會由「Spring of Hope」變為「Lost N Found」?

方:「Spring of Hope」是來自狄更斯名著《雙城記》中的名言,整句為:「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意思就是黑暗的盡頭會有光明。「Lost n Found」字面意思就是「失而復得」,而失與得總是形影不離的好友,有得之時同時亦有失去,是一個循環。這場演唱會目的也是為了鼓勵大家在失去或困難的時候不要絕望, 繼續保持信心往前走。

除此之外,透過「Lost n Found」我更想表達這兩年香港環境的轉變,以及我對它的一些感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到底要怎樣把自己的失去昇華,成就一個心態上更強大的自己去面對將來或為香港繼續打拼,這是我們大家的課題。

編:你也曾經試過「失而復得」嗎?

在2010年的時候,我轉投到獨立唱片公司,創作了〈異流〉。當時我是抱著「最後一首歌」的心態去推出這首歌,亦打算如果反應不好就從此轉行。因為有了這樣的打算,我覺得要用最大的努力去製作一首自己喜歡的作品,那麼最後無論是得或失,也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結果〈異流〉成為了我人生中第一首冠軍歌,也可以說是一場「失而復得」的經歷。

現在我偶然翻聽〈異流〉也會很感觸,會回想起那時候下定決心的傻勁。工作上有時候會感到氣餒,我也會聽聽這首歌,而它也對我之後的作品影響深遠,是我音樂路上一個里程碑。

編:對你來說,在紅館舉辦演唱會是不是意義非凡?會有什麼嘉賓?

方:我經常在紅館看演唱會,被很多不同前輩歌手感染過、影響過,所以有一種情意結。這次有機會踏上這個舞台,我希望可以為大家帶來一個難忘的晚上,給大家美好的回憶。

至於嘉賓方面,這次演唱會是不會有嘉賓,但也非我自己一人在台上唱歌。其他的歌手是參與演唱會中重要的一員,被編排在流程一部分,我覺得這是一個新嘗試,也希望可以為大家帶來一些新鮮感。

編:末來在音樂上會有什麼新發展?

方:我會在音樂上繼續突破自己一些過往的做法。好像之前我寫了一首英文歌〈Freedom〉,當時有人問我:「為什麼會以英文作詞?」我那時候就是抱著製作〈異流〉的心態,要自己不去想結果。我本來就是用英文寫〈Freedom〉,沒有必要刻意去扭轉這件事,而我只想隨心率性地去做音樂。我覺得方皓玟從來都沒放棄過突破的機會,她一直都會這樣做。

JO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