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西藏 囊玛、卡尔鲁、仪式音乐 (藏族音乐) from 瑞鸣音乐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西藏 囊玛、卡尔鲁、仪式音乐 (藏族音乐)

瑞鸣音乐8 Nov 2020 11 songs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西藏 囊玛、卡尔鲁、仪式音乐 (藏族音乐)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系列缘起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我们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得到了经济发展、科技、便捷带来的福利,也失去了那些极其珍贵的原本不该失去的,比如母语,比如传统文化、传统音乐。那些妈妈教给我们的,奶奶、外婆教给我们的母语,以及一首首世代相传的古老的歌谣。 这些母语和歌谣有着家族的民族的深刻记忆,曾世世代代相传,直到传到我们手里。被时代遗忘,被我们遗弃,冷漠的任其消失,以过时没有流量的名义淘汰,无论曾经历千年、百年,多少风雨,即将遗失在我们手里。 我们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民族到底是贡献还是犯下过错,有多少遗憾缺失?需要从行动中解答。我想,从我做起,以一个普通音乐人的力量,以每个人的力量,将会汇集成河流,流入大海,让这些古老的语言和歌谣得以传承,直到生生不息! 叶云川 .瑞鸣音乐制作人 2020年8月16日 中国音乐地图 用音乐找回民族的记忆,从母语中寻找生命的缘起 音乐,可以说是人类最初的母语。它先于语言而生,诞生于最天然的心跳、身体运动的节律、胸腔与喉管的震动、原始的情感和万物之间流淌的声音。一个民族可能没有文字,但绝不会没有音乐,而它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与风貌的最忠实的记载与反映,如一条鲜活血脉,源源不断输送着一个民族扎根所在的那片地层与地域的养分,和难以言状的印记。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失落了太多的记忆,然而从未有哪个时代,我们遗失得像今天这样迅速和难以挽回。可是当那些被一代代传唱、甚至历经千百年不衰的乐曲歌谣响起,一应模糊难辨、遥远难追的习俗传统、风土人情、文化面孔乃至自然风貌,便被重新唤醒,变得鲜活而清晰。这些歌谣,在今天面临岌岌可危的失传境况。因而瑞鸣对这些音乐进行采风式的收集、整理并录制,以国际级制作要求和水准,到当地民族文化之中广泛采撷、拾取那些最原汁原味、也最弥足珍贵的声音,来唤起亲切的民族记忆,并藉由音乐重连那与自然、与生命的脐带。 一种音乐地理的表达探索 地图所对标的风貌,旋律所触达的基石 对于中国音乐来说,五千年文化,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五十六个民族,数百种民族乐器,近千种戏曲剧种,构成了太过庞大而丰富的音乐体系,想要领略中国音乐的全貌,或找寻进入这个音乐世界的门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经历16年民族音乐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探索后,瑞鸣音乐发起“中国音乐地图”计划,并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用地图的方式,对中国音乐整体尝试进行一种系统性的整理和表达,令本土也令国际上的每个人,能在地图索引中畅游中国音乐时空,藉由一首首乐曲,叩启地域风情,并被音乐引领着,溯洄于久远的历史河床,更容易也更立体地感受这浩瀚又神秘的音乐世界。 源于梦想和执着。2019年,瑞鸣团队在制作人、音乐总监叶云川的带领下,在录音大师李大康老师的指导下,走过全国十余省,在各地寻找到音乐厅、剧院等场地,运用世界级录音设备,以极高采样频率,录制下每个民间音乐人细微情感、呼吸和演奏演唱时的心跳,每一次瞬间的感动。本次实地录制历时近90天,参与采录的民间音乐人约580人,参与录制的演奏者中,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诸如罗凤学、张顺英、边巴扎西等,亦有常年巡回世界演出的民乐艺术家赵家珍、郭雅志等。涵盖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壮族、白族、彝族、朝鲜族等近40个民族,精心录制音乐1036首,涉猎西安鼓乐、江南丝竹、智化寺京音乐等百余流派的精选民族音乐曲目,包含传统音乐名曲诸如《昭君出塞》《出水莲》《高山流水》等曲目,也有如《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等少数民族音乐史诗。体裁涉及少数民族宫廷音乐、山歌、牧歌、渔歌、劳动号子、戏曲、说唱、器乐独奏合奏等多种形式;使用传统乐器多达213种,采集文字资料近30万字。 大者见大,微者见微 瑞鸣音乐17年历程,试图以微薄之力,在一步一个脚印的采风中重绘华夏音乐版图。这既是一桩很宏观的事,承载的不止是广袤的土地,它有波澜壮阔的民族记忆,大开大阖的历史时空,乃至风姿百态的不尽河山……然而它同时又非常幽微和细密,音乐能带领我们抵达多么细节而层次丰富的体验?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自然物宜,一个民族的性情、风俗和古老的信仰传说,一个个体的情感、故事与生活场景……它们都在音乐中自然流淌,对有心人娓娓诉说着。 而就这个音乐项目本身而言,它同样是当下的又是历史的,是宏大的又是细微的。我们用当代世界最前沿的技术手段,保存最传统和原生的音乐资料,尽可能追求极致的专业和每一处细节上的考究,来完成一件宏大而规模化的事情,并令它具备一个国际性的视野和传播效力。 制作人、音乐总监叶云川,是享誉国际的著名音乐品牌瑞鸣音乐创始人,所制作的音乐曾获得国内外160余个奖项。录音指导李大康老师,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家一级录音师、中国录音师协会理事。除李大康老师外,参与录制的录音师近二十人,包括鹿楠楠、曹勐、杨震、张正地、陶煦等录音师。为更好地传播民族文化,除完成了1036首乐曲录制外,项目全程以4k的精度三机位录制而成视频素材总时长约17000分钟,拍摄图片万余张,充分展现各民族音乐人个性特征、乐器的历史沧桑变化以及创作过程自由交流表达、传统敬业的精神,并将制作成1000条与乐曲、歌曲对应的音乐视频,以及符合民族气质的高品质数字音乐、唱片及书籍,传播到世界。 以国际级制作水准,记录最传统的声音中国 传统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发扬,民族的需要走向世界,传播就是民族音乐最好的保护方式。瑞鸣音乐将本次录制作品以高品质数字化制作、保存及国际化推广,建立起系统而立体的、兼具宏观与细微的中国音乐地图系列,以向世界提供认识、感受中国音乐独特魅力的索引指南,也为民族留存一份满载着记忆和故事的珍贵语本,提供了解并理解传统中国的音乐系统资料,为后世留下可供无限浏览的民族深刻记录。 囊玛 囊玛——中国藏族古典音乐,是藏族民间一种室内综合表演艺术形式,集歌、舞、乐融为一体。它起源于西藏阿里地区,十七世纪后逐渐流传于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区,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音乐结构较为固定,一般由慢板歌曲和快板舞曲构成,慢板典雅舒展,快板活泼热烈。唱腔质朴,歌词内容丰富,表演时常常由男子持乐器伴奏,女子跳舞。 卡鲁尔 卡尔鲁是一种在重大节日和特定地点演出的西藏宫廷音乐艺术,据说在17世纪从拉达克和西藏阿里等地传入日喀则和拉萨,成为布达拉宫里“赏心悦耳目”之神乐供品。后来,卡尔鲁音乐与当地藏族音乐、歌舞融合,并有一批精通卡尔鲁音乐的艺人对其进行了重新整理和编排,记载于经书中,使之在西藏音乐史上竖起了一个文明标志。 曲目简介: 吉祥百花园 扎拉西巴 Auspicious Garden . Zha La Xi Ba 传统音乐 体裁:囊玛 民族:藏族 地区:西藏拉萨 铁庆:扎西 扎念:平措加拉 扎念琴声明亮悦耳,如同鲜艳的百花随岁月流长,年年绽放不息。悠扬的铁庆演奏,音色醇厚而安详,亦是对这片高原大地上芸芸众生的刻画,他们心灵宽广、性格朴实善良。进入快板,喜悦欢愉的旋律是真情的热切抒发,在雪域高原的璀璨时节里,总有吉祥的招福花儿尽情盛放,好似天生万物、百花献瑞,也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真诚感叹。 吉祥云彩 曲真如央 Auspicious Clouds . Qu Zhen Ru Yang 传统音乐 体裁:仪式音乐 民族:藏族 地区:西藏拉萨等 甲林:多吉、边巴扎西 钹切:次旦 达玛如:次仁 铜钦:平措加拉 这是一首在传统仪式、庆典仪式等重要场合演奏的音乐。一声清澈的持布(金刚铃)惊梦,继而童嘎轻缓悠长地响起,将众人召唤,也奏响仪式肃穆的开端,达玛如(鼗鼓)和钹切(藏钹)以一种细碎密集的敲击划破古老的沉寂,忽然一声庄重的铜钦(法号)吹出雄浑凝重的气氛,牵动虔诚恭敬的心,不敢有半点逾矩。嘉令(藏族唢呐)也吹奏起来,明亮悠长的高音与铜钦的低音相应和,这庄严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化力量,连天边的云彩恍然有了生命灵力,随着音乐的起伏,幻化出朵朵祥瑞。片刻的静穆之后,一阵美妙安详的音乐缓缓响起,令人心醉,仿佛是来自天上。音乐末尾,几乎所有的乐器同时奏响,仪式臻于高潮,动人心魄。在这音乐的洗礼中,人们庆贺吉祥,探索内心的至真、至诚、至善。 孔雀和花瓣 次仁央拉 Peacocks and Petals . Ci Ren Yang La 传统音乐 体裁:囊玛 民族:藏族 地区:西藏拉萨 演唱:尼玛仓曲 铁庆:扎西 扬琴:次仁 扎念:平措加拉 京胡:多吉 竹笛:边巴扎西 百鸟至美,霞光漫溢,柔和悦耳的扬琴声谱写着对于长寿孔雀之身的赞歌,这是一种美之向往,生之歌颂。京胡与铁庆,奏响圆润饱满的旋律,独特的扎念声,正如藏族人满怀情感的祈祷,明澈的竹笛,如点缀一般,让曲调显得灵动自然。一声呼叫,转入快板,姑娘们热情地跳舞。啊,百鸟中最美的孔雀,高原上最美的鲜花,人们发自内心地期待它们永葆风华。 格桑山上的神树 格桑觉觉 The sacred tree on Mount “Ge Sang Jue Jue” 传统音乐 体裁:囊玛 民族:藏族 地区:西藏拉萨 铁庆:扎西 扬琴:次仁 扎念:平措加拉 京胡:多吉 竹笛:边巴扎西 如今恰逢盛世,不信你看远方; 在那格桑山上,神树松柏多青。 天空晴朗,惠风和畅,景物长宜放眼量。铁庆和扬琴,还有扎念、京胡、竹笛演奏出婉转的乐曲,描摹出骑着骏马奔驰与群山之间的壮志心情。远方格桑山上的松柏郁郁葱葱,远山连绵起伏,此刻的心情犹如此间的盛世,锦绣如歌。 茁壮成长 色拿啦 Thrive “Se Na La” 传统音乐 体裁:囊玛 民族:藏族 地区:西藏拉萨 铁庆:扎西 扬琴:次仁 扎念:平措加拉 京胡:多吉 竹笛:边巴扎西 禾苗茁壮成长,全靠河水滋润; 至高上苍,请开启仁慈之心。 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始终感恩山河与神明的馈赠。热烈奔放却又不失典雅的囊玛乐音,节奏高低起伏,独具民俗特色的扎念声,如同来自藏族人民的内心呼唤,向大自然和至高的上苍,以质朴的乐曲,进行虔诚的祈祷。大山大河的脉搏,在音符间跳动,蕴含天地韵律的曲调,正是藏民们对生活热望的鉴证,对大地万物的尊崇。 东山顶上 吉白尼玛 On the top of the East Hill “Jie Bai Ni Ma” 传统音乐 体裁:囊玛 民族:藏族 地区:西藏拉萨 铁庆:扎西 扬琴:次仁 扎念:平措加拉 京胡:多吉 竹笛:边巴扎西 从那东方山顶,升起皎洁月亮; 请莫落乡西山,留在当空撒辉。 东山顶上,空灵飘渺,铁庆伴随扬琴,乐音舒缓,飘过草原与高山,轻盈抚过人们的心田。扎念柔和饱满,京胡与竹笛欢快合鸣,神秘的雪域西藏画卷徐徐展开,月亮在夜色中当空撒辉,悠远的意境与质感,在音符中极尽彰显,此曲响起,大自然的宽广和柔美,一览无遗。 飞向远方的大雁 恰拉恰The wild geese that fly away “Qia La Qia” 传统音乐 体裁:囊玛 民族:藏族 地区:西藏拉萨 铁庆:扎西 扬琴:次仁 扎念:平措加拉 京胡:多吉 竹笛:边巴扎西 飞向远方的大雁,请给我借双翅膀; 不要飞很远的地方,飞到理塘就回来吧。 大雁翱翔,奔赴远方,在这片藏地乐土之上,传统的西藏乐器,融合扬琴、京胡、竹笛等多元化音乐质感,将经典诗歌的传世绝笔,以动人的旋律再度谱写。数百年来,神秘又让人惊奇的藏地,平坦如铜镜的草坝,素有“世界第一高城”的理塘,是多少人魂牵梦绕的心灵栖居之地。 行者 拉木卓 The Walking Man . La Mu Zuo 传统音乐 体裁:卡尔鲁 民族:藏族 地区:西藏拉萨、日喀则 京胡:多吉 铁庆:扎西 扬琴:次仁 京胡婉转、铁庆悠扬,扬琴声颗颗如珠玉,共同奏出这首旋律舒缓、优美流畅的卡尔鲁音乐。音乐无比美妙,如同天上的仙乐,祝福着远道而来的行者,为他们洗去一路沧桑、一身尘埃。行者的朝圣之路,充满艰辛,十万次虔诚地跪拜磕长头,全身心地五体投地,越过高山、穿过湖泊,来到圣地,千里之外并不觉得遥远,只为心中的信仰。音乐中蕴含着无尽的纯净,如若清泉,带来崇高而清静的心灵体验。 和平的大鹏 喜德琼 Peaceful Roc . Xi De Qiong 传统音乐 体裁:轻奏乐 民族:藏族 地区:西藏拉萨 雄林(竖笛):多吉、边巴扎西 朵达玛(朵达玛鼓):次旦 金翅大鹏,藏族人称之为“琼”,是他们心中的神鸟。传说,在金色的阳光下,大鹏展翅飞过神山圣湖,象雄王国应运而生,富足繁荣。传说,琼窿银城,就是大鹏鸟居住的地方。后来吐蕃兴起,统一青藏高原,古老的象雄王国在历史中消失,而它的文明影响后世。 这是一首西藏宫廷音乐(轻奏乐),常常在宫廷宴会、迎宾场合、庆典仪式上为达官贵人演奏。音乐发端,竖笛吹奏出悠扬的旋律,祥和沉稳,肃穆庄重。达玛鼓声起,由弱渐强,咚咚作响,节奏清晰,并不喧嚣,却有十足的威严气势。仿若庆贺的仪式上,为迎接肩负和平使命而来的神鸟大鹏而奏,更为欢迎仪式上的满座高朋、尊贵贵人而奏。在又一支竖笛加入音乐后,朵达玛鼓停止了连续敲击,任凭两支竖笛在高低不同的曲调上,相互应和呼应,只在关键处点缀一两声,就像进入了宴会阶段,庆贺气氛逐渐高涨,人们也开始答问,但又有些克制,不能忘掉礼仪和虔诚。末尾,鼓声再起,把宴会推向高潮。酥油灯摇曳,照亮拉萨的夜空,青稞酒醇厚,香醉宴会上的宾客。 远方来的智者 甲卡开巴 The Wise Man from Distance . Jia Ka Kai Ba 传统音乐 体裁:迎送乐 民族:藏族 地区:西藏拉萨 苏呐:多吉 达玛鼓:次旦 迎送乐,顾名思义,为迎来送往尊贵客人而演奏的音乐。苏呐,这种独特的吹管乐器,声音宽厚通达,又尤其明亮,振聋发聩的一声长啸似乎要告诉所有人,睿智的老人来了,要尊敬地迎接。随后咚咚响起的是常用于宫廷歌舞或仪礼活动中的达玛鼓,鼓声音质坚实、音量宏大,让音乐增添了不少庄重感。苏呐奏出的每一句乐句都尤为延绵悠长,除了必要的换气,几乎没有什么中断,就像智者不停歇的吟诵,古朴沧桑又祥和虔诚。他那布满风霜的面庞,没有焦虑和彷徨,他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哲思将引领人们走出迷茫。音乐末尾,苏呐依然保持着它固有的音色,丝毫没有要弱下来的趋势,这是迎接智者的气势和不敢马虎的仪式,也是智者毫不动摇的心性。 美丽的酥油花 觉昂曲巴 Beautiful Butter Sculpture . Jue Ang Qu Ba 传统音乐 体裁:仪式音乐 民族:藏族 地区:西藏拉萨等 嘉令:多吉、边巴扎西 酥油花是藏族独有的雕塑艺术,在细腻的酥油中调入各种颜料,进行各种造型,制作出各种充满吉祥喜庆的雕塑,供奉于佛前。酥油花本为施食供品上的小贴花,有传说天寒草枯没有鲜花,只好用酥油塑花献佛,由此形成艺术传统;也有传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并将其供奉于拉萨的大昭寺,吐蕃人民用酥油制花供献,后各藏传佛教寺院相继使用,视为礼佛珍品。酥油花名为花,但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除了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还有佛教人物、历史故事等。 这是一首演出时间、地点都比较固定的传统仪式音乐。明亮高昂的嘉令响起,震动人心,两支嘉令在不同的音调上相互呼应,音乐并不激烈,但更添嘹亮,仿佛连遥远的天边也能听见。曲调和缓又尤为悠长,显得无比庄重神圣。伴随着音乐,酥油灯也亮起来,映衬得酥油花摇曳生姿、生动传神。正月十五日的皓月升起,人们在清冽的月光下观赏美不胜收的酥油花,在庄严的音乐下虔诚地祈祷吉祥平安。 录制成员: 制作人/音乐总监:叶云川 录音指导:李大康 音乐统筹:边巴扎西 录音:黄子瑞 混音:鹿楠楠 录制统筹:蓝宁飞 录音剪辑:王榕萧 摄影:YC 录音地点:西藏拉萨 录音时间:2019.06.01-2019.06.04 制作成员: 出品人:丁磊 叶云川 中文文案:李程 李慕豪 英文文案:朱怡雯 文案编辑:魏娉婷 藏语(部分)歌词大意整理:白玛 字体提供:仓耳字库 出品:瑞鸣音乐 鸣谢:国家艺术基金
About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西藏 囊玛、卡尔鲁、仪式音乐 (藏族音乐) :

Groove to the tunes of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西藏 囊玛、卡尔鲁、仪式音乐 (藏族音乐) (Ft. 瑞鸣音乐) with JOOX. Featuring 瑞鸣音乐,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西藏 囊玛、卡尔鲁、仪式音乐 (藏族音乐) was released on and soon took fans by storm.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西藏 囊玛、卡尔鲁、仪式音乐 (藏族音乐) consists of 11 songs, and the video of the song is much loved by music fanatics across the country. Download the JOOX App and listen to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西藏 囊玛、卡尔鲁、仪式音乐 (藏族音乐) songs online in no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