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th In Vegas

7 粉絲

Death In Vegas無論在英國的吉他音樂潮流還是電子音樂潮流中都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Death In Vegas在傳統英倫吉他流行音樂的基礎上,融匯了Trip-Hop節拍、人聲的這種做法,在如今看來已經是不新鮮了,並且類似的還有更早的Bowery Electric。但在Death In Vegas的手上,搖滾和電子就象是雪碧和酒,兩者發生了一番奇妙的化學反應。 最初Death In Vegas的1997年第一張大碟《Dead Elvis》還是在小心翼翼地嘗試着電子元素的融入,直到兩年後的第二張大碟《The Contino Sessions》纔開始真正大膽地將Trip-Hop節拍、人聲和吉他噪音共冶一爐,調製出一杯味道奇特的美酒。不過和Bowery Electric後期保守不同的是,Death In Vegas並沒有放棄實驗的步伐,2002年的第三張大碟《Scorpio Rising》再次邀請到了許多非主流音樂界的主唱來擔任人聲,但遺憾的是Death In Vegas太遷就這些樂隊主唱自己的嗓音特色,而完全失去了Death In Vegas自己的音樂個性,給人的感覺更象是僅僅由Death In Vegas出面邀請了一幫樂隊朋友做了一張搖滾合集而已。

查閱更多

Death In Vegas :

Death In Vegas無論在英國的吉他音樂潮流還是電子音樂潮流中都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Death In Vegas在傳統英倫吉他流行音樂的基礎上,融匯了Trip-Hop節拍、人聲的這種做法,在如今看來已經是不新鮮了,並且類似的還有更早的Bowery Electric。但在Death In Vegas的手上,搖滾和電子就象是雪碧和酒,兩者發生了一番奇妙的化學反應。 最初Death In Vegas的1997年第一張大碟《Dead Elvis》還是在小心翼翼地嘗試着電子元素的融入,直到兩年後的第二張大碟《The Contino Sessions》纔開始真正大膽地將Trip-Hop節拍、人聲和吉他噪音共冶一爐,調製出一杯味道奇特的美酒。不過和Bowery Electric後期保守不同的是,Death In Vegas並沒有放棄實驗的步伐,2002年的第三張大碟《Scorpio Rising》再次邀請到了許多非主流音樂界的主唱來擔任人聲,但遺憾的是Death In Vegas太遷就這些樂隊主唱自己的嗓音特色,而完全失去了Death In Vegas自己的音樂個性,給人的感覺更象是僅僅由Death In Vegas出面邀請了一幫樂隊朋友做了一張搖滾合集而已。

隨時上JOOX欣賞 Death In Vegas 的歌曲!每當說到一位擁有出色歌曲和專輯的歌手時,我們一定會想到擁有 7 粉絲的Death In Vegas。如果你也正在尋找 Death In Vegas 的歌曲,那就太好了!JOOX將會為你提供 Death In Vegas 的MV和歌曲合輯,你必會喜歡這些歌曲!